查看原文
其他

Lancet Voice | 探讨中国的精神卫生服务

柳叶刀 柳叶刀TheLancet
2024-11-14

2023年是《柳叶刀》创刊200周年,精神健康是我们关注的健康焦点领域之一。柳叶刀持续倡导全球精神健康运动,致力于改善全人群的精神健康,并通过解决预防和照护质量之间的差距来减轻精神障碍的全球疾病负担。《柳叶刀》亚洲执行主编王辉女士采访三位专家,来探讨中国的精神卫生服务。点击收听音频,以下文字为主要内容介绍。




精神健康 | 费立鹏:要重点关注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问题

费立鹏(Michael Phillips)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中国精神卫生重大报告(筹备中)共同主席


从1990到2020年,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在精神健康方面的投入很多,包括精神卫生的保险覆盖和社区服务等,但在此期间,除了自杀率有所下降,中国的精神疾病负担没有实质性大的变化,而自杀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城市化。中国主要需要依靠家庭管理重性精神病,我们一直致力于在社区内为重性精神障碍病人提供家庭服务。


我们担心的是,投入了更多的资源,但在精神卫生方面仍然没有产生实质性变化。良好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和发展,然而目前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资源都投入到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方面,如新药物和新疗法的研发等,而用于预防精神疾患,促进精神健康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方面的资源却远远不够。因此,我们正在努力思考如何改变行动方向以获得更好的资源平衡。一方面,要投入资源以提高人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韧性,另一方面要发展社会基础设施来促进社会支持团体,以增加社区弹性,保证每个人能得到社区支持。


李思颖

伦敦大学学院临床、教育和健康心理学系在读博士生


目前治疗精神健康问题的主流心理干预多来源于西欧和北美,比如认知行为疗法。但是关于精神障碍的形成与治疗是否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及西方疗法对于非西方社会主流族裔的疗效,一直存在着长期争论。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受到儒家及道教等许多哲学观念的影响。因此,在中华文化的背景下,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的发展和表现方式可能和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情况不同。这表明,针对不同的文化群体,我们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文化适应的心理治疗有两种方式:1)修订现有的西方循证疗法使其适应中华文化和社会环境;2)针对中华文化研发新的疗法。我们的研究旨在系统评估适应中华文化的心理干预对治疗华裔群体常见精神障碍的疗效。研究发现,基于西方治疗模式的文化适应干预与基于中华文化的特定干预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文化环境可能会影响精神健康问题的个体经历,但一些潜在的患病机制可能是人类共同的。这表明心理干预通过适应文化的修订后可以跨文化治疗常见精神障碍(含抑郁症、焦虑症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


然而,我们的研究面临着一些局限性。首先,文化适应的研究通常是针对移民或社会中的少数族裔群体,而针对其他群体的研究还有所欠缺,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到目前为止,心理治疗的文化适应还是以个体研究为单位,尚未在具体措施的标准化和系统化上达成国际共识,这限制了我们对其的理解和评估。因此我们需要更好的体系来描述、研发和评估心理治疗的文化适应性,才能帮助精神卫生服务更好地培训人员并改善治疗内容和方式,从而提升心理治疗的疗效。


重大报告 | 柳叶刀呼吁:结束对精神健康相关问题的污名化和歧视

牛璐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特聘副教授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表明,自杀是中国10-19岁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自杀想法和行为通常在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时出现,并且在青少年期显著增加。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杀和自我伤害预防的最佳途径有以下几点建议。(推荐阅读:精神健康 | 宋逸: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视


第一,针对教师和家长的,基于学校的“守门人”培训项目。政府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例如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和家长需要有能力识别每一个有自杀风险的青少年,以及知道该如何回应他们。另一方面,学校存在人员短缺问题,具备资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重缺乏。因此,提供“守门人”培训计划并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第二,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社会技能培训项目。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预防自我伤害和自杀的关键,但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在我们研究中发现,许多抑郁症青少年感到沮丧或充满消极想法时,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们表示缺乏可以谈心的朋友,也不想和父母倾述,因为他们认为父母无法理解他们的感受。因此,有些人选择自伤或自杀行为作为逃避痛苦的方式,或仅仅希望以此引起父母注意。所以,需要通过训练,帮助青少年提高其在人际交往、交流沟通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明白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寻求帮助,以及如何寻求有效帮助。


此外,需要更多的研究提供证据以支持这些项目的有效性。过去,我们在“需要做什么”上花费了太多的精力。然而,我们对“如何使其发挥作用”知之甚少。因此,需要更多研究验证这些项目的效果,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实施这些项目。


最后,社交媒体对于自杀有很重要的影响。目前,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公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病耻感和社会歧视,并促进积极寻求帮助和治疗。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上网友对心理健康和自杀问题的错误讨论,甚至是煽动性的评论,可能成为促使青少年实施自杀的“帮凶”。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政策,以规范社交媒体上对心理健康和自杀问题的讨论。END




推荐阅读



柳叶刀 | 将自杀定为犯罪行为,是对本已饱受折磨的人施以惩戒


柳叶刀-精神病学 | 没有身体健康就没有精神健康


柳叶刀200年 | 致力于改善全人群的精神健康


柳叶刀200年 | 改善精神健康的5种方式


柳叶刀200年 | 新的起点,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欢迎关注@柳叶刀TheLancet微博,在#柳叶刀200年#话题下参与讨论。更多内容,请访问柳叶刀200年精神健康专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柳叶刀TheLancet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